作为重庆的中心,不管是对于重庆本地人,还是对于外地游客,解放碑的存在都是无可替代的。

曾经的解放碑是整个片区最高的建筑,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,解放碑逐渐被包围。

那些曾经依托解放碑而生存的重庆老城区也渐渐逝去,如今,只能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,抓住一些过去的影子。距离解放碑直线距离只有500米的新华路,可以说是解放碑背后最后的老重庆了。

如果说日本有秋叶原这条电器街,那重庆就有新华路,在这里,可以买到各种电器、卫浴、五金商品。大到冰箱、浴缸、发电机,小到螺丝钉、电胶带,不管是家用还是商用,基本能满足你的所有需求。

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,新华路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,找不到“活路(工作)”的水电工、木工、棒棒依然徘徊在人民公园的入口处,实在是无聊,他们开展了一些娱乐活动来打发时间。

人民公园入口右侧的新华路,路边的房屋已经人去楼空,一楼的商铺也被钢板围起来,挡住了我们的视线。左边还剩下几个被重新修葺过的商铺,还在坚持,甚至有的已经改卖奶茶、小吃。

但若是沿着道路一直向右走,就能发现新华路还是那个新华路。大小、形状不一的冰箱有序地排列在一起,尽管来自不同的厂商,但却十分协调。不远处的灯饰五彩斑斓,发出红蓝相间的灯光,彰显着它的存在感。

街边摆放着的电视机、录音机比商场里的小,声音也不够清晰,行走的小贩、没事做的棒棒、路过的行人,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。

新华路的尽头是凯旋路,因为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,这里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,但对于本地人来说,藏在新华路中段的自力巷更有名气。

早些年,我父母从涪陵乡下来重庆打工,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自力巷。根据父母的描述,自力巷也是连接上下半城的要道,又小又窄,因为租金便宜,这里聚集着许多进城打工的人,经常能看见下苦力的棒棒。

在自力巷的入口处,有一个卖盒饭的路边摊,因为价格便宜还管饱,所以住在这里的人都愿意在这里吃饭。本来我父母在一起做生意,后来母亲怀孕有了我,不方便出去走动,于是就在这个路边摊帮忙赚些钱补贴家用。

母亲讲起在自力巷的生活,语气都变得轻快起来,那些苦日子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,但依然是人生中令人难忘的经历。听了母亲的故事,我对自力巷的生活更加感兴趣,于是就找到了《最后的棒棒》这部纪录片。

真实的场景、粗糙的拍摄手法,将几个棒棒在重庆城的奋斗、落魄和挣扎记录了下来,一个饱满的自力巷展现在我眼前,自力巷是棒棒们的家。

在纪录片中,重庆人的吃苦耐劳与对生活的执着令我着迷,心脏甚至激烈地跳动起来,那是一种心动的感觉。我不由得告诉母亲:“真想回到过去,看看那时候的自力巷啊。”

如今的自力巷已经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社区了,因为靠近解放碑,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很方便,所以依然有很多打工人住在这里。

我出生的时候,父母就凭借努力改变了生活,我们家也从自力巷搬了出去,但依然没有离开新华路这个片区。所以,自力巷、新华路对于我们家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,可以说我们家就是从自力巷里走出来的。

自力巷这三个字,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赋予了重庆人自强不息、积极向上的力量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从自力巷走出来的何尝只有我们呢?相信还有很多曾经住在自力巷的朋友,如今都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

大家记忆中的自力巷是什么样的呢?如果你曾经住过自力巷,欢迎留言讲讲你的故事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