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的很多地名都非常有意思,在游品看来,有一个地名非常霸气——国际村。

国际,显得非常高端,融汇世界的感觉,难道这里真就是个对外开放的先行地区?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国际村的确是重庆对外开放的先驱。在抗战时期,位于渝中区的国际村,周边包括了李子坝、两路口、佛图关等地,是众多外国驻华机构所在地。

非常多的国际友人汇聚于此,因此才有了这样一个名字。至今,在国际村里,还保留着一部分历史建筑遗存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国际村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片区,这里不再有国际友人,甚至连普通居民都变得越来越少。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,但是历史的记忆却并不会消失。

游品去过国际村不止一次,但是每一次去的感受却都不太一样。

第一次去国际村,那是一种非常陌生的感觉,只是单纯对这个名字感到好奇而已。

在公交车站下车之后,旁边就是一座人行天桥,而站在桥上,就能够看到非常不错的风景。一边是长江,能够看到菜园坝大桥,虽然天气不太好,但是依然能够看得非常清晰;一边就是国际村社区,密集的房屋沿着山势修建,想要仔细观察,只有深入其中才可以。

国际村属于开放式社区,拥有很多个不同的入口,至于挑选哪一个进入,就看大家自己的随机选择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国际村一侧的公交车站背后,有一面墙,上面有国际村的指示牌,同时还有外国大使馆(旧址)的相关介绍,对于了解国际村的历史非常有价值。

比如苏联大使馆(旧址)如今就位于枇杷山正街,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的院区内。此前大家可能都没有怎么注意,也就忽略掉了这一段历史。

如果就从公交车站旁的入口进入,大家看到的将不会是国际村的主体部分。这是一条曲折向上的小道,路边基本上都是被荒废的老式居民楼,已经写上了“征收片区,请勿入内”的标语,很明显,这里将会进行改造。

从脚下石板上所刻 的“国际村步道”来看,这里应该也会被纳入到山城步道的范畴内。而这条小道的最末端,已经基本完工,能够明显看出这个部分和此前一段路的差异。

最令游品惊讶的就是,走完这最后一部分,竟然就来到了鹅岭正街,不远处就是重庆火热的二厂文创公园。如果想要探访国际村,这条路可能会让你失望了。这是游品第一次去国际村,最后只能原路返回的遗憾。

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经验,第二次再去,直接就选择了另外一边的路径,而这里,才是真正的国际村社区。

非常具有重庆特色的老式居民楼,楼与楼之间密集地排列着,防盗网和塑料雨棚,上世纪最显著的特征,也说明了这些建筑的历史。

除了普通的居民之外,来国际村的人,多半只是为了来看看这里的几个历史遗存,包括石碉堡、英国海军俱乐部、美国记者楼等。

听着这些名字,游品还一度认为应该是非常大气的建筑,可是来到现场,除了这些标志牌,实际的场景真的很难让人把它们和这些看似高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。

不管怎么看,这里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区,居民们在此悠闲地生活着。院子里的黄桷树郁郁葱葱,一阵风吹过,还会飘落下树叶,并且同时伴随着树叶与树枝相互摩擦的声响。

英国海军俱乐部,曾经是一栋欧式别墅,用来招待各国记者和时政要人,后来成为了重庆市第30中的职工宿舍。

美国记者楼,原本是美国工作人员和记者所使用,后来成为了重庆市印制二厂的职工宿舍。

石碉堡,过去是国际村内重要的城防工事据点,后来却变成了“垫脚石”,成为了普通居民楼的基础部分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些历史遗存后来都变成了普通人的居住地,甚至于如今依然还有人在此居住和生活。

不过,善于观察的游品也发现了一些端倪。国际村里虽然依然有大量的居民,但是与此同时,也有很多居民都已经搬走了。在另外的一个方向,尽管同样是居民楼,但是大部分房间明显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居住。难得看到一间依然亮着灯的房间,也真的是非常稀有了。

对于国际村的态度,似乎是在开发和保护这两种方式之间来回摇摆。这是游品每次去国际村的时候,都能够明显感受到的。

一方面,国际村对内部的一部分区域进行了修缮,保留了原样,这里也因为居住着大量的居民而显得生活气息十足。另外一方面,考虑到后续的开放,对部分区域进行了征收,将会用于改造,只是这样的改造却又显得缓慢。

与国际村紧紧相连的二厂,已经通过改造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但是对于国际村来说,这样彻底的改造却又显得难以实现。

对于国际村,大家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。

有朋友表示:可惜仅仅留下了一个名字和传说!这是对国际村真实现状的描述,国际村已不再国际化,而只是普通的居民区。

有朋友提出了一种未来发展思路:让相应国家自行修缮和维护,同时以免租等模式让该国自行管理文化、科技、教育和旅游交流中心等,打造内涵的大气重庆。这种思路还确实挺有意思,只是无法确定具体的可行性。

大家是否有去过重庆的国际村呢?你们对它又有着怎样的看法,欢迎留言讨论!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